沈明宗曰:邪传阳明,必俟大便坚□而攻下者,迺未伤胃中津液之谓。脉浮虚,主在表,虚风也;涩者,主在经,寒湿也。
勿治之,言勿利其小便也。旦日、明日平旦,朝而阳长之时也;夜半,阴尽阳生之时也,数以候热。
少阴藏气不固,故遗失溲也。方有执曰:表以误汗言,里以误下言,故曰俱虚。
又云:诸暴强直,皆属于风。戴元礼又以指甲之暖冷红青,别汪琥曰:此条乃传经邪热,阳极似阴之证。
误攻饮冷,皆可致□,固矣。 可见脉迟胃虚,不但下之无益,即发汗利小便之法,亦不可用,惟当用和法,如甘草干姜汤,先温其中,然后少与调胃微和胃气可也。
以麻黄得术,则汗不致于骤发,白术得麻黄,则湿滞得以宣通也。心下悸,停水也,加茯苓导水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