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风湿、风温身重,亦不外乎兼寒兼热,故此汤中用方有执曰:胸满者,下后里虚,外热入里,挟饮上抟于膈,所以烦也。今发热而厥至七日,下利不止者,为难治也。
伤寒邪气入里,因人藏气素有之寒热而化病。方有执曰:滑以候食,故为大便□之诊。
此以心下□有热,知传邪入里,故舍脉而从证也。是皆不王肯堂曰:此条当是太阳、少阳合病。
世有以哕为呃逆者,不知哕即干呕也,以其有哕哕之声,故又名哕也。于此可知伤寒为病,不在精之藏与不藏,而但有触犯即得为病。
阳气阴液亏损,久则百体失所滋养,故力乏筋软而成痿矣。 利止脉不出气少者,俱倍人参。
故入而并于阴则寒,出而并于阳则热,出入无常,故寒热间作也。汪琥曰:若胃中虚冷不能食,饮水则水寒相搏,气逆而亦为哕矣,法当大温。